NALP3炎性体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中的作用
2017年5月

中华儿科杂志,第52卷第5期 第289页-第293页

杨芳,陈明月,胡英英,汪昌宁

  摘要

目的
研究NALP3(NACHT-LRR-PYD结构域蛋白3)炎性体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中调控炎症因子的作用。
方法
对RAW264.7细胞常规培养并平均分为3组,每组4×105个细胞:A组为对照组(细胞未处理);B组为1 mg/L Pg脂多糖刺激组;C组为胱天蛋白酶1抑制剂(AC-YVAD-CMK)预处理+1 mg/L Pg脂多糖刺激组。C组RAW264.7细胞采用连续稀释(5、10、25、50、75、100、200 μmol/L)的AC-YVAD-CMK预处理2 h,随后Pg脂多糖(1 mg/L)孵育24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RAW264.7细胞6 h后NALP3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组细胞24 h后上述两种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不同浓度(0、5、10、25、50、75、100、200 μmol/L)AC-YVAD-CMK处理RAW264.7细胞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B、C组IL-1β mRNA表达分别为1.03±0.08、5.48±0.22和4.31±0.20;NALP3 mRNA分别为0.96±0.05、2.62±0.44、1.73±0.09;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A、B、C组NALP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10、2.34±0.04、1.64±0.0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A、B、C组IL-1β的分泌值分别为(40.20±0.25)、(61.50±1.81)、(52.40±1.91)ng/L。在Pg脂多糖刺激下,IL-1β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1),同时NALP3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1);运用AC-YVAD-CMK预处理后IL-1β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显著减少(P=0.002,P=0.027),NALP3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显著降低(P<0.01,P<0.01)。
结论
Pg脂多糖可激活RAW264.7细胞中NALP3炎性体信号通路,阻断该通路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收藏此内容

推荐给朋友

请点击右上角
1发送给指定的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
3为了方便下次使用,请将微官网添加到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