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分析
2018年1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第34卷第1期 第30页-第33页

梁凯,王佳佳,吴家慧,马爱霞,郑会珍,王川,闫飞,王令舒,侯新国,陈丽

  摘要

目的
分析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3年后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对济宁市社区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纳入数据完整者3 766人,其中筛选出代谢正常人群875人,再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MHO)组127人、代谢正常型超重(MHOW)组386人、代谢正常型体重正常(MHNW)组362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MHO占肥胖者的11.63%(127/1 092),其中男性7.82%(32/409),女性13.91%(95/683),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HNW组相比,MHO组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谷氨酰转肽酶(GGT)、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OW组FINS、LDL-C、TG、GGT、收缩压、腰围升高,HDL-C降低(均P<0.05)。与MHOW组相比,MHO组FINS、TG、收缩压、腰围升高,GFR、HDL-C降低(均P<0.05)。随访3年后,MHNW、MHOW、MHO组分别有17.96%(65/362)、32.90%(127/386)、42.52%(54/127)发生血脂异常,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有20.17%(73/362)、22.80%(88/386)、26.77%(34/127)发生糖代谢异常,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FINS、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GGT、肌酐等因素后,MHO组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MHNW组的2.193倍(95%CI 1.359~3.539,P<0.05),MHOW组是MHNW组的1.705倍(95%CI 1.190~2.443,P<0.05)。
结论
与MHNW组相比,MHOW/MHO患者临床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3年后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更高。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盛行,而肥胖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易感因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肥胖个体存在异质性,一部分肥胖患者的代谢指标并无异常,被称为代谢正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MHO)[1]。MHO的诊断标准在不同的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界定标准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经典的心血管风险因素[2],前者立足于发病机制,但缺乏明确的切点,而后者简单实用,更方便临床的判断。

目前国内外关于MHO与代谢性疾病风险的研究较多,但结果缺乏一致性。MHO能否长期保持代谢正常,还是逐渐发生代谢异常,是尚待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对济宁市社区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探讨MHO患者的临床特点及3年后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基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研究)"分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社区人群资料,整群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完成基线及3年随访的3 943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数据资料不全者177人,共3 766人纳入研究。

二、方法

初次调查时记录各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等基本资料,并详细记录其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3年后进行随访。由齐鲁医院固定的工作人员为各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腹围、臀围等,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分别于基线和3年随访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液学检测:受检者至少空腹8h抽血,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HbA1C、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餐后2h血糖(2hPG)。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3]将BMI分为以下4种:(1)体重过低:BMI<18.5 kg/m2;(2)体重正常:18.5≤BMI<24 kg/m2;(3)超重:24≤BMI<28 kg/m2;(4)肥胖:BMI≥28 kg/m2

定义代谢正常需同时满足以下3条标准:(1)既往无糖代谢异常及服降糖药史,FPG<6.1 mmol/L且2hPG<7.8 mmol/L;(2)既往无高血压及服降压药史,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Hg;(3)既往无血脂异常及服调脂药史,HDL-C>1 mmol/L且TG<1.7 mmol/L。

根据上述2项标准将研究对象按2012年基线资料进行筛选,3 766名研究对象中875人代谢正常,再分为正常代谢正常体重组(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HNW)362人、代谢正常型超重组(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 MHOW)386人、MHO组127人,比较3组人群各项指标的基线水平及3年后发生糖代谢异常(FPG≥6.1 mmol/L或2hPG≥7.8 mmol/L)和血脂异常(HDL-C≤1 mmol/L或TG≥1.7 mmol/L)的风险。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连续变量以±s表示,分类变量以构成比表示,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研究对象各构成比分析

代谢正常者共875人,平均年龄(54.38±9.02)岁,其中男性221人,女性654人。MHO患者127人,在总肥胖人群中占11.63%(127/1 092),其中男性MHO患者32人,在男性肥胖人群中占7.82%(32/409);女性MHO患者95人,在女性肥胖人群中占13.91%(95/683),女性MHO构成比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7,P<0.05)。MHOW患者386人,其中男性MHOW患者105人,女性MHOW患者281人。

二、MHNW、MHOW、MHO 3组间基线水平分析

与MHNW组相比,MHO组HbA1C、FINS、LDL-C、TG、GGT、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升高,GFR、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OW组FINS、LDL-C、TG、GGT、收缩压、腰围升高,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与MHOW组相比,MHO组FINS、TG、收缩压、腰围升高,GFR、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三、3年后3组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分析

3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MHNW组20.17%(73/362)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17.96%(65/362)患者发生血脂异常;MHOW组22.80%(88/386)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32.90%(127/386)患者发生血脂异常;MHO组26.77%(34/127)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42.52%(54/127)患者发生血脂异常。3组间比较,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473,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1,P<0.05),MHOW组和MHO组的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MHNW组(χ2=21.870、30.808,均P<0.05),而MHOW组与MH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FINS、ALT、AST、GGT、肌酐等因素后,MHO组3年后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MHNW组的2.193倍(95%CI 1.359~3.539,P<0.05),MHOW组是MHNW组的1.705倍(95%CI 1.190~2.443,P<0.05)。

讨论

MHO的概念于1980年被提出,该人群以肥胖却有良好的代谢状态为特征[4],但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与MHNW人群是否有差别,从MHNW到MHO是否存在MHOW这一过渡状态,MHO个体究竟能否长久保持代谢正常,其发生代谢异常性疾病的风险是否高于MHNW人群,目前尚存在争议。

由于界定标准、种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MHO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研究结果显示MHO在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为6.8%~70.4%[5,6],国内一项研究发现MHO占肥胖者的23.30%[7]。本研究对肥胖的定义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3]中的标准,发现MHO占肥胖者的11.63%,提示不同的界定标准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较大,对MHO人群制定统一的标准对研究其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都至关重要。此外,本研究发现,女性MHO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8],提示与男性肥胖相比,女性肥胖更容易保持代谢正常,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有关。

对MHNW、MHOW、MHO 3组人群进行基线指标比较,发现3组人群各代谢指标虽然都处于正常范围,但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MHOW组的FINS、TG、收缩压、腰围、HDL-C等指标均介于MHNW组与MHO组之间,提示MHOW/MHO与MHNW在代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并不能单纯将3组人群看做一个代谢正常的统一整体,MHOW可能是MHNW向MHO转变的一个过渡状态,可以通过监测这些代谢指标的变化预测未来发生MHO继而代谢异常的风险。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9],而MHO作为肥胖的一种独特亚型,是否同样增加代谢异常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随访1~3年后,47%的MHO发生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其发生代谢异常性疾病的风险是正常对照者的4倍[10],与MHNW相比,MHO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11]。而另一些研究认为,MHO人群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均低于代谢异常型肥胖者,与MHNW相比,MHO不增加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12]。本研究发现MHO组42.52%个体在3年后发生血脂异常,MHOW组为32.90%,分别是MHNW组的2.193倍和1.705倍,提示MHO和MHOW并不是持久保持代谢正常状态的一类肥胖人群,仍有较高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在糖代谢异常发生风险方面,本研究并未发现3组间有明显差别,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MHO、MHOW与MHNW在代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代谢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偏高,且3年后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更高,预测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提示BMI在MHO、MHOW向代谢性疾病的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尚处于代谢正常状态的超重和肥胖患者来说,合理控制体重有利于降低未来发生代谢异常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起到很好的疾病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Karelis AD, Faraj M, Bastard JP, et al. The metabolically healthy but obese individual presents a favorable inflammation profil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5,90(7):4145-4150. DOI: 10.1210/jc.2005-0482.


[2] 李路娇,黎明. 代谢正常型肥胖研究进展[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2):68-71.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6.0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Andres R. Effect of obesity on total mortality[J]. Int J Obes, 1980,4(4):381-386.


[5] Phillips CM.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definitions, determinant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13,14(3):219-227. DOI: 10.1007/s11154-013-9252-x.


[6] Blüher S, Schwarz P.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Does weight status alone matter?[J]. Metabolism, 2014,63(9):1084-1092. DOI: 10.1016/j.metabol.2014.06.009.


[7] 张弛,赵乃蕊,李华珠,等. 代谢正常肥胖个体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代谢异常性疾病的风险[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3):140-144.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3.03.004.


[8] van Vliet-Ostaptchouk JV, Nuotio ML, Slagter SN,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in Europe: a collaborative analysis of ten large cohort studies[J]. BMC Endocr Disord, 2014,14:9. DOI: 10.1186/1472-6823-14-9.


[9] Iso H, Sato S, Kitamura A,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mong Japanese men and women[J]. Stroke, 2007,38(6):1744-1751. DOI: 10.1161/STROKEAHA.106.469072.


[10] 张弛,赵乃蕊,李华珠,等. 不同肥胖亚型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5(5):80-84. DOI: 10.3969/j.issn.1000-2537.2012.05.017.


[11] Zheng R, Zhou D, Zhu Y.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for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16,70(10):1024-1031. DOI: 10.1136/jech-2015-206948.


[12] Meigs JB, Wilson PW, Fox CS, et al. Body mass index,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91(8):2906-2912. DOI: 10.1210/jc.2006-0594.


收藏此内容

推荐给朋友

请点击右上角
1发送给指定的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
3为了方便下次使用,请将微官网添加到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