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膜单克隆细胞间成骨异质性及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影响细胞交流的研究
2017年5月

中华儿科杂志,第52卷第5期 第283页-第288页

费栋栋,李蓓,高凡,刘安琪,金岩,王勤涛

  摘要

目的
探讨成骨分化能力存在差异的正常牙周膜单克隆细胞之间信息交流对单克隆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取正常牙周膜来源的单克隆细胞,采用间接共培养法在6孔板铺有一定成骨能力的单克隆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成骨弱组及成骨强组,分别对应Transwell小室不加细胞、加成骨能力弱和成骨能力强的细胞,每组设置3个复孔,间接共培养4 d后移除Transwell小室进行成骨诱导,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及茜素红染色检测3组下层细胞成骨诱导后成骨能力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层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qPCR比较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表达的改变。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牙周膜单克隆细胞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105和CD146,表达率分别为(99.80±0.02)%、(99.36±0.18)%、(99.41±0.05)%和(95.10±2.11)%;阴性表达CD31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29±0.11)%和(0.22±0.13)%。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显示单克隆细胞具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同一个体牙周膜来源的不同单克隆细胞间存在成骨差异。间接共培养实验显示成骨强和弱的单克隆细胞成骨相关基因骨钙蛋白(分别为14.24±5.60、4.78±2.90)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mRNA表达量(分别为2.75±1.44、1.61±0.44)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骨钙蛋白与RUNX2分别为1.00±0.47和1.00±0.39)(P<0.05);成骨强组骨钙蛋白及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成骨弱组(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成骨强及成骨弱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分别为(0.76±0.09)和(0.54±0.12)]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30±0.04)(P<0.05)。qPCR结果显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中KAT6A变化最显著,趋势与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趋势相同。
结论
正常牙周膜来源的单克隆细胞间成骨分化能力存在差异,成骨能力强的单克隆细胞可能通过促进其他细胞KAT6A上调影响其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促进其成骨分化。

收藏此内容

推荐给朋友

请点击右上角
1发送给指定的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
3为了方便下次使用,请将微官网添加到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