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属三维打印技术可制作复杂的金属结构,并可较精确地控制尺寸,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前景广阔[1,2],而最具应用前景的两种金属三维打印技术为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 beam melting,EBM)和激光选区熔化(select laser melting,SLM )[2,3]。生物材料制备的修复体表面性能对其生物相容性有重要影响,可直接影响细胞的黏附与增殖能力[4];已有研究显示,三维打印制作的钛合金(Ti-6Al-4V)修复体适于细胞黏附和增殖[5,6],但关于三维打印钛材料的表面性能鲜见报道。本项研究以锻造钛合金为对照,对比EBM和SLM制作的钛合金试件的表面性能,同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在试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及细胞超微结构,以期为三维打印钛合金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EBM钛合金试件(Arcam A1, Sweden)由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金属粉末为Arcam, Sweden)。SLM钛合金试件(EOS M280,Germany)由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金属粉末为TSI,British)。选择3种规格的钛合金试件:10 mm×10 mm× 2 mm用于细胞黏附和增殖计数、表面形态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5 mm×5 mm×2 mm用于细胞黏附和增殖的扫描电镜观察。20 mm×20 mm×2 mm用于表面接触角、粗糙度及透射电镜检测。试件打印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粗糙度检测试件打印方向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用于细胞实验的试件用砂纸抛光至600目后超声波清洗、备用[7]。
选SLM和EBM试件各1个,按ISO 15989:2004标准,用乙醇清洗后置于接触角测定仪(OCA-20,Germany)上,用微量注射器缓慢将去离子水滴于试件上,使光源中心、试件表面、液滴、目镜在一个水平面上,测量左右两个接触角,同一试件再选两个点重复操作,结果取均值。
选SLM和EBM试件各1个,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JSM-7001F,JEOL,日本)观察。
按照GB/T 1031-2009标准,用粗糙度仪分别测试SLM和EBM水平方向打印的试件(每组各1个)和垂直方向打印的试件(每组各1个)的粗糙度。同一试件共测量3次,结果取均值。
将试样抛光至2 000目,氩离子轰击时间延长至10 min。设置条件:Al Kα激发源,靶电压和靶电流分别为15 kV和10 mA,真空室气压小于2×10-6 Pa,分析器传输能量为200 eV,测量步长为0.1 eV,溅射速度为0.2 nm/s,溅射面积为2 mm× 2 mm。用XPS PEAK4.1软件分析结果,所需XPS标准谱线数据引自XPS手册。
选取1岁龄雌性比格犬,30 g/L戊巴比妥钠按30 mg/kg静脉麻醉,无菌条件下抽取骨髓10 ml接种后培养,细胞接近融合时消化和收集细胞悬液,按1∶2接种传代。
第5代BMSC接种至6孔板(5×105个/孔)与试件共培养(选择锻造、SLM和EBM试件各3个),3 d后收集培养液,用ICP-MS (7700 series ICP-MS,America)检测Ti、Al、V质量浓度。
选锻造、SLM和EBM试件,接种第5代BMSC,分别于0.5、2、4、20 h和3、7 d(每组每个时间点试件各3个),取出试件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清洗3次,用3%戊二醛固定24 h,乙醇梯度脱水,每次5 min。临界点干燥仪干燥(K850,Quorum,UK),镀膜仪喷金(EM SCD 500, Leica, Germany),扫描电镜观察(TM3000,HITACHI ,Japan)。
第5代BMSC接种于3组试件上(每组样本量为5),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3 d后取出,PBS冲洗3次,试件置于含2%硝酸镧的3%戊二醛溶液中固定2 h,刮下细胞。对细胞团进行梯度脱水,每次10 min。包埋、固化后,切成50~70 nm切片,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
选锻造、SLM和EBM试件,接种第5代BMSC (5×105个/试件),分别于培养0.5、2、4、20 h和3、7 d后取出(每个时间点每种试件各3个),PBS清洗3次,胰蛋白酶消化30 s,吹打形成单细胞悬液,注入细胞计数板,应用细胞计数仪(Countstar IC1000,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3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EBM和SLM试件表面接触角分别为86.83° ± 0.21°和101.80°±0.27°,即EBM试件的亲水性优于SLM试件;两者接触角均>65°,均为疏水性材料。
见图1。EBM和SLM试件均为不规则不连续的粗糙表面;相比SLM组,EBM组试件表面稍光滑,表面颗粒在2~ 6 μm之间,可见一些3~4 μm的微孔。
见表1。水平方向上SLM组粗糙度与EB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方向上SLM组表面粗糙度显著小于EBM组(P<0.01)。
表1 |
组别 | 水平方向 | 垂直方向 | ||
---|---|---|---|---|
测量次数 | ± s | 测量次数 | ± s | |
EBM组 | 3 | 3.20±0.08 | 3 | 19.96±0.89 |
SLM组 | 3 | 3.31±0.15 | 3 | 12.65±0.55 |
t值 | 2.096 | 8.631 | ||
P值 | 0.104 | 0.001 |
注:EBM为电子束选区熔化;SLM为激光选区熔化
在延长氩离子轰击试件表面时间的情况下,3组试样表面均检测出C、O、Ti、V、Al、N元素。结合XPS数据手册可知,3组试件表面均含TiO、Al2O3、V。这些均是Ti-6Al-4V表面氧化膜的成分。
见表2。结果显示,SLM组细胞培养液Ti、Al、V离子质量浓度最低,锻造组与EBM组相近。3组析出Ti、Al、V质量浓度均为微克级。
表2 |
组别 | 样本量 | Ti | Al | V |
---|---|---|---|---|
锻造组 | 3 | 109.4±0.28 | 29.04±0.19 | 11.74±0.19 |
SLM组 | 3 | 109.0±0.40 | 23.92±0.12a | 11.16±0.11 |
EBM组 | 3 | 110.4±0.40 | 32.46±0.33ab | 12.30±0.21b |
F值 | 4.633 | 348.900 | 10.730 | |
P值 | 0.061 | 0.000 | 0.010 |
注:EBM为电子束选区熔化;SLM为激光选区熔化;a表示与锻造组相比P<0.05;b表示与SLM组相比P<0.05
见图2。细胞在3种试件上的形态变化、黏附和增殖并无明显差别。细胞数量在黏附和增殖阶段均明显增加。细胞在黏附阶段形态变化明显,由球形变为长梭形(4 h至3 d尤其明显),细胞突起交织成网状,第7天细胞形态变为星形,与2 h时形态相似,高倍镜下观察可见细胞伪足,微绒毛及细胞基质。相比而言,微绒毛在第3天最长最多,第7天分泌的细胞基质最多,表明细胞的生存状态良好。
见图3。透射电镜观察黏附于3组试件上的BMSC无明显差别,均未见细胞器的超微结构有损伤。细胞间无明显的连接结构。胞质中有丰富的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少量的基质小泡,呈同心圆状的髓样体和空泡结构。少量硝酸镧颗粒在细胞膜周围,细胞内未见硝酸镧颗粒。
见图4。同一时间点3组细胞黏附量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在细胞黏附阶段,同组0.5 h与2 h、4 h与20 h细胞黏附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从0.5 h到20 h,EBM和锻造组细胞黏附量增加了约33%(P<0.05),而SLM组增加了约25%(P >0.05)。培养3 d到7 d的细胞增殖阶段,每组细胞数急剧增加,增加了约150%(P<0.01)。
EBM:电子束选区熔化;SLM:激光选区熔化;a:与同组培养0.5 h、2 h相比P <0.05;b:与同组培养3 d相比P <0.05
细胞的黏附能力与材料的亲疏水性密切相关,本项研究表面接触角结果显示,SLM组接触角大于EBM组,可能是由于SLM试件表面的粗糙度稍高于EBM试件。两种三维打印试件均属于疏水性材料[8],不是适合细胞黏附的最佳表面状态。因此,今后应对SLM和EBM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亲水性,以利于细胞黏附。已有研究显示,虽然细胞易黏附于亲水性材料,但不同种类细胞有不同的最适接触角[9]。找出最适合BMSC黏附的角度,对骨修复材料的表面改性有重要意义,这尚待深入研究。
生物材料的表面形态对细胞黏附、增殖有重要作用。非光滑表面较光滑表面更有利于细胞黏附[10,11]。已有研究显示,粗糙表面的颗粒直径在63~90 μm最适合细胞黏附和增殖,而颗粒直径大于300 μm并不能提高细胞黏附率[12]。本项研究扫描电镜图片显示,SLM和EBM钛合金试件表面的颗粒均小于这个范围。因此,可用提高试件表面粗糙度作为表面改性的方法。Ponader等[13]认为,材料表面粗糙度大于56.9 μm不利于细胞增殖。因此,材料表面粗糙度不可无限增加。本项研究亲水性实验显示,SLM和EBM钛合金试件均为疏水性材料;扫描电镜可见SLM和EBM钛合金均属于不规则不连续的粗糙表面形态,相比连续规则的微纹理表面,并不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14,15],因此SLM和EBM制备的钛合金表面并不是利于细胞黏附、增殖的最佳表面形态。
钛或钛合金氧化膜具有降低排异反应,促进骨整合的作用[16,17]。本项研究XPS结果提示,SLM与EBM试件均可产生氧化膜,另外,为了更好地证实SLM和EBM能产生氧化膜,本项研究XPS检测时延长了氩离子的轰击时间,结果显示试件表面均含TiO、Al2O3、V,说明SLM与EBM表面可形成氧化膜。检测出的钛氧化物为TiO而非TiO2,可能是由于氩离子轰击试件表面时间过长,接近基底层,导致测量部位为氧化膜深层[18]。
耐腐蚀性差的金属材料植入体内后,析出的有害离子成分可对机体造成伤害[19,20]。已有研究显示,高浓度Al、V离子可限制细胞DNA合成[21];而低浓度Al、V离子析出量,不足以对细胞造成影响,反而有促进细胞DNA合成的作用[19]。细胞培养液金属离子析出质量浓度检测结果显示,EBM和SLM组Al、V离子质量浓度非常低,仅为微克级,说明EBM和SLM钛合金并不对细胞生长造成影响[19]。另外,SLM与EBM组试件上的微小孔洞可能对其耐腐蚀性能造成影响,这需深入研究。
为了了解表面性能对细胞的影响,本项研究从形态学角度观察,0.5 h到7 d BMSC形态变化及黏附、增殖数量均符合已有的对BMSC黏附、增殖过程的描述[21],且细胞超微结构并未受损,说明细胞生存状态良好。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3组BMSC黏附量接近,说明3种试件表面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相近;同时也说明虽然SLM与EBM组试件接触角不同,但两组细胞黏附量差异不显著。另外,随培养时间增加,同组不同时间点BMSC数量增加明显,也进一步说明了SLM与EBM组钛合金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项研究显示,SLM与EBM两种工艺制备的钛合金植入物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表面性能需进一步改进,如改变表面形态增加表面粗糙度,对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等[22],以提高细胞黏附性,利于体内修复。
探讨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 beam melting,EBM)和激光选区熔化(select laser melting,SLM)三维打印工艺对钛合金表面性能及细胞的影响,为三维打印钛合金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应用EBM和SLM制备钛合金(Ti-6Al-4V)试件,以锻造钛合金试件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试件表面成分及EBM和SLM试件表面接触角、粗糙度及表面形貌。同时观察3组试件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的黏附、增殖和细胞超微结构,并比较细胞培养液离子析出情况。
EBM和SLM试件表面接触角均>65°,均为疏水性材料;两组试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形态相似,均可形成钛氧化膜,但不是利于细胞黏附的最佳表面结构。3组析出Ti、Al、V离子的含量均为微克级,不足以对细胞黏附和增殖造成影响。BMSC在3组试件上的黏附和增殖能力相近,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数量增加明显;未见黏附于3组试件上的BMSC细胞器超微结构有损伤。
EBM与SLM工艺制备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及细胞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