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作方式与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肥胖人群逐年上升,肥胖所致的代谢综合症患者也呈上升趋势。2型糖尿病是肥胖症患者的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据临床调查统计,我国20岁以上人口中,糖尿病患者人口比例达9.7%(约9 240万);另外还有15.5%人口(约1.48亿)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绝对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并且绝大部分属于2型糖尿病[1]。目前,有关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大量研究表明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异常的脂质代谢产物;激活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 protein response, UPR)和机体固有免疫信号途径[3]。值得注意的是,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 JNK)的激活均发生于上述3种主要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之中[3]。
JN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家族。研究证实,MAPKs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于大多数细胞内,在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并引起细胞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除JNK外,MAPKs家族还包括其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如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和p38 MAPK[5]。动物活体研究结果表明,JNK1的敲除可缓解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并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JNK的激活可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的307位丝氨酸发生磷酸化,该磷酸化修饰可阻断IRS1与其下游因子的结合,从而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6]。但最近的研究表明,IRS1的307位丝氨酸磷酸化不但没有阻断胰岛素信号途径的作用;相反,可以促进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7]。因此,有关JNK活性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各种不同的JNK抑制剂处理HepG2细胞,研究在JNK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下,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变化,旨在揭示JNK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人肝癌细胞株HepG2(ATCC, HB-8065)购自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HepG2细胞培养于DMEM培养基(Gibico),内含10% FBS(Sigma)。细胞培养置于细胞培养箱,37℃,5% CO2。在进行处理之前,细胞培养基换成低糖无血清DMEM,饥饿培养6 h后加入不同JNK抑制剂(JNKi-Ⅲ,JNKi-Ⅴ,JNKi-Ⅷ,SP600125,均购自Calbiochem公司)处理12 h,随后用胰岛素(10 nmol/L; Sigma)处理5 min。处理结束后收集细胞,加入细胞裂解液(25 mmol/L Tris-HCl,pH 7.4;2 mmol/L Na3VO4;10 mmol/L NaF;10 mmol/L Na4P2O7;1 mmol/L EGTA;1 mmol/L EDTA;1% NP-40;10μg/ml leupeptin;10 μg/ml Aprotinin;2 mmol/L PMSF;20 nmol/L Okadaic acid),细胞经充分裂解后12 000 rpm离心15 min(4℃)。吸取上清用BCA法测定各样品蛋白浓度,根据所测蛋白浓度制备全细胞蛋白样品,用于后续蛋白分析。
Western印迹法检测如前文所述[8]。操作过程简述如下,取上述制备好的全细胞蛋白样品50 μg进行SDS-PAGE电泳分离(10%分离胶和4%浓缩胶),通过湿法转印法将分离胶中蛋白转移至0.45 μm的PVDF膜上,恒压100 V转膜120 min;PVDF膜经封闭1 h后,加入一抗:兔单克隆抗体p-ERK及t-ERK、兔单克隆抗体p-P38及t-P38、兔单克隆抗体p-Akt及t-Akt、兔单克隆抗体p-GSK3β及t-GSK3β、兔单克隆抗体p-JNK及t-JNK、兔单克隆抗体p-cJun、兔单克隆抗体Actin及兔单克隆抗体GAPDH(以上抗体均购自于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1∶1 000稀释)。4℃孵育过夜,TBST洗膜4次,每次10 min;加入HRP标记的相应二抗作用液(Santa Cruz Biotechnology,1∶10 000稀释),室温摇动孵育1 h,TBST洗膜4次,每次10 min;ECL(Millipore)化学发光,显影,拍照;Western印迹法检测条带用凝胶成像仪分析系统Quantity One软件扫描灰度值。计算磷酸化蛋白与总蛋白或内参蛋白灰度值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用三对针对JNK1基因的siRNA由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转染前,HepG2细胞培养基换成Opti-MEM(Invitrogen)。采用脂质体方法进行转染,本实验所采用的脂质体为Lipofectamine RNAiMAX(Invitrogen),按照该试剂实验操作流程进行转染。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沉默效率。
细胞处理结束后,利用Trizol(Invitrogen)抽提细胞总RNA,在逆转录试剂盒iScript cDNA(Bio-Rad)的作用下将RNA逆转录成cDNA,以此cDNA为模板对JNK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定量PCR试剂盒采用FastStart Essential DNA Green master(Roche),检测仪器为StepOne Real-Time PCR System(Applied Biosystems)。各检测基因序列如下。JNK1上游引物:5′-TGTGT-GGAATCAAGCACCTTC-3′,JNK1下游引物:5′-AGGC-GTCATCATAAAACTCGTTC-3′;18S上游引物:5′-AGT-CCCTGCCCTTTGTACACA-3′,18S下游引物:5′-CGTT-CCGAGGGCCTCACT-3′。
实验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单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多因素组间差异分析采用ANOVA分析,P<0.05认为有显著差异。
为研究JNK活性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我们用不同浓度的JNK抑制剂JNKi-Ⅷ(2.5、5、10及20 μM)处理细胞12 h以抑制JNK活性。首先,我们研究了所选用的抑制剂及处理方式是否可抑制JNK的活性。如图1A所示,不同浓度的JNKi-Ⅷ对JNK蛋白自身的磷酸化没有影响,但是对JNK下游因子cJun的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图1B)。同时,我们也检测了MAPK家族其他成员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JNKi-Ⅷ对P38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没有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JNK抑制剂JNKi-Ⅷ处理HepG2细胞12 h可显著抑制JNK的活性,但对P38和ERK没有影响。
注:JN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JNKi:JNK抑制剂JNK inhibitor;p-:磷酸化Phosphorylated;t-:总Total;ERK:胞外调控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vs 0, aP<0.05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JNKi-Ⅷ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JNK的活性。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研究了JNKi-Ⅷ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如图2A所示,在胰岛素的刺激下,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说明胰岛素信号通路被激活(图2B)。但JNK抑制剂JNKi-Ⅷ可减弱胰岛素的这种对p-Akt和p-GSK3β的刺激作用,并且这种减弱作用呈浓度依赖方式(图1A,图1B)。说明在HepG2细胞中,用JNKi-Ⅷ抑制JNK活性可阻碍胰岛素信号通路。
注:JN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JNKi:JNK抑制剂JNK inhibitor;Insulin:胰岛素(10 nmol/L);p-:磷酸化Phosphorylated;t-:总Total;GSK: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vs Insulin(-)JNKi-Ⅷ(-), aP<0.05;vs Insulin(+)JNKi-Ⅷ(-), bP<0.05
为进一步探讨JNK活性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我们选用了另外一种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HepG2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SP600125(2.5、5 μM)处理下,与仅用胰岛素处理组相比,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图3A,图3B)。而高浓度SP600125(10、20 μmol/L)处理则可显著性地抑制胰岛素刺激作用下的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图3A,图3B)。这些结果说明抑制JNK活性可降低HepG2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途径。
注:JN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Insulin:胰岛素(10 nmol/L);p-:磷酸化Phosphorylated;t-:总Total;GSK: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vs Insulin(-)SP600125(-), aP<0.05;vs Insulin(+)SP600125(-), bP<0.05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采用另外一种JNK抑制剂JNKi-Ⅲ处理细胞,并探讨在该抑制剂作用下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途径的变化。如图4所示,在没有胰岛素刺激的情况下,JNKi-Ⅲ对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在胰岛素作用下,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低浓度JNKi-Ⅲ(1 μmol/L)处理对胰岛素刺激下的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而高浓度JNKi-Ⅲ(2 μmol/L)处理则可显著抑制胰岛素的这种刺激作用(图4A, 图4B)。
注:JN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JNKi:JNK抑制剂JNK inhibitor;Insulin:胰岛素(10 nmol/L);p-:磷酸化Phosphorylated;t-:总Total;GSK: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vs Insulin(-)JNKi-Ⅲ(-), aP<0.05;vs Insulin(+)JNKi-Ⅲ(-), bP<0.05
我们用JNKi-Ⅴ抑制JNK活性,以期进一步证实以上发现。结果发现,如同其他抑制剂的作用效果,JNKi-Ⅴ处理确实可抑制胰岛素刺激下的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方式(图5A,图5B)。
注:JN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JNKi:JNK抑制剂JNK inhibitor;Insulin:胰岛素(10 nmol/L);p-:磷酸化Phosphorylated;t-:总Total;GSK: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vs Insulin(-)JNKi-Ⅴ(-), aP<0.05;vs Insulin(+)JNKi-Ⅴ(-), bP<0.05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采用不同的小分子化合抑制剂抑制JNK的活性,为排除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的非特异性影响,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干扰RNA(siRNA)的方法下调JNK的基因表达,然后研究JNK对胰岛素信号途径的影响。为下调JNK的基因表达,我们合成了3对针对JNK1基因的siRNAs,并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这些siRNAs转进HepG2细胞。在转染72 h后收集细胞总RNA检测JNK1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在3对siRNA中,第1对siRNA(siRNA-1)可大幅降低JNK的表达(图6A)。因此,我们选用JNK1 siRNA-1进行后续实验。如图6B所示,在无胰岛素刺激情况下,p-Akt表达水平较低。而在胰岛素作用下,p-Akt表达显著增强,但在JNK1 siRNA-1转染细胞中,胰岛素刺激的p-Akt水平明显降低。
注:JN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s;NC: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siRNA: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Insulin:胰岛素(10 nmol/L);p-:磷酸化Phosphorylated
既往研究结果表明,JNK激活可阻断胰岛素信号传递,导致胰岛素抵抗;而抑制JNK活性则可以恢复胰岛素信号途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目前,有关JNK的这些生理作用是直接通过其活性实现的,还是通过其他间接信号通路调控胰岛素信号途径还未可知。为探讨JNK活性对胰岛素信号途径的直接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JNK抑制剂处理HepG2细胞以抑制JNK活性。我们发现在JNK受到抑制的情况下,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途径也受到阻断。
JN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三种形式,即JNK1/2/3,其中JNK1/2普遍存在于各组织器官,而JNK3则主要存在于脑、心脏及睾丸等组织中[9]。HepG2细胞属于肝实质细胞,其JNK组成主要包括JNK1/2。在本研究中,我们选用4种不同的JNK抑制剂,其中SP600125、JNKi-Ⅴ及JNKi-Ⅷ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为抑制JNK的激酶活性,使其不能磷酸化下游因子,从而阻断JNK信号通路。为验证我们所选的抑制剂作用浓度及处理时间是否可有效抑制JNK,我们首先检测了JNKi-Ⅷ对JN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JNKi-Ⅷ对p-JNK没有影响,但JNK下游因子c-Jun的磷酸化受到显著的抑制。同时,我们也检测了JNKi-Ⅷ是否可影响MAPKs家族中其他两个主要分子的活性,结果表明JNKi-Ⅷ对ERK和p38 MAPK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中两个关键分子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得知,JNKi-Ⅷ处理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结果,我们又选用了SP600125和JNKi-Ⅴ这两种JNK抑制剂处理细胞,结果发现这两种抑制剂也可阻断胰岛素信号通路。比较这三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发现,JNKi-Ⅴ的阻断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作用最强,JNKi-Ⅷ次之,而SP600125的作用最弱。这种差异可能与三种抑制剂在HepG2细胞中的效价相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研究表明,JNK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在于JNK可磷酸化IRS1的307位丝氨酸,该位点的磷酸化可阻断IRS1与下游底物的结合,从而阻断胰岛素信号通路[6]。但是这一发现受到质疑,因为有研究发现IRS1 307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不但对胰岛素信号通路没有阻断作用;相反,该位点磷酸化可促进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7]。与这个发现类似,我们的研究利用小分子化合物(SP600125、JNKi-Ⅴ及JNKi-Ⅷ)直接抑制JNK的激酶活性,使其不能对IRS1的307位丝氨酸进行磷酸化修饰,按照原有理论推测,抑制JNK应该促进胰岛素信号通路。但是,与预期相反,我们发现这三种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处理均可隔断HepG2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为进一步探讨JNK激酶活性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系,我们又选用了另外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JNK抑制剂JNKi-Ⅲ,它是一种由37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可通过细胞膜,其作用机制是阻断JNK与其下游因子c-Jun的结合,从而阻断JNK信号通路[10]。JNKi-Ⅲ并不直接抑制JNK的蛋白激酶活性,只是阻断了其与c-Jun的结合。如果前面所述的三种小分子化合物是通过直接抑制JNK激酶活性来阻断胰岛素信号通路的,那么这种多肽类抑制剂可能就没有类似作用。但是,我们发现高浓度的JNKi-Ⅲ也能抑制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当然,目前尚不能排除JNKi-Ⅲ也可影响JNK对IRS1 307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修饰;但以上结果说明,抑制JNK信号通路阻断胰岛素信号途径可能与IRS1 307位丝氨酸磷酸化没有关系。最近,有报道发现除307位丝氨酸的磷酸化,IRS1 302位的丝氨酸磷酸化也是胰岛素信号传递所需要的[11]。抑制JNK活性是否与IRS1的这个位点磷酸化相关还不清楚,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结果只是在一种人源肝癌细胞株HepG2中,发现抑制JNK活性可负向调控胰岛素信号转导。这与以前报道的结论有所不同,即JNK活性的激活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而抑制JNK活性则可提高胰岛素信号转导,进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生理状态所致。例如,本研究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发现抑制JNK活性可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而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在某种病理状态下,发现激活JNK活性可削弱胰岛素信号通路。如利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小鼠可激活小鼠肝脏组织JNK的活性,导致胰岛素抵抗[12];或利用游离脂肪酸处理脂肪细胞也可激活JNK导致胰岛素转导的降低[13];白介素6(IL-6)是一种促炎症因子,研究发现利用IL-6处理3T3-L1分化的脂肪细胞可显著降低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其分子机制也是通过提高JNK活性实现的[14]。另外,有关抑制JNK活性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也是在糖尿病小鼠中发现的。例如,利用一种细胞通透性的、可抑制JNK活性的多肽处理2型糖尿病小鼠,发现该多肽可抑制JNK活性,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15]。但是,与上述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有研究发现在肌肉细胞中,TNFα诱导胰岛素抵抗是通过激活p38 MAPK活性,而不是通过JNK信号通路实现的[16]。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的抑制JNK活性导致胰岛素转导下降的结论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从一种人源肝癌细胞HepG2中得到的。而以前研究结果,即激活JNK导致胰岛素转导的下降,是在某种病理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同器官组织中JKN活性对胰岛素转导可能也有不同反应。有关JNK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确切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并探讨JNK活性对胰岛素信号传递的影响。
用不同种类的JNK抑制剂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12 h,随后加入10 nmol/L胰岛素孵育5 min以激活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收集细胞蛋白样品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蛋白表达情况。
JNK抑制剂(JNKi-Ⅷ)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中JNK的活性,并且JNKi-Ⅷ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胰岛素信号传递。与JNK-Ⅷ类似,其他JNK抑制剂(JNKi-Ⅴ、JNKi-Ⅲ和SP600125)均可抑制HepG2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
在肝实质细胞HepG2中,抑制JNK活性可阻断胰岛素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