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分化因子11对高糖诱导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华糖尿病杂志,第9卷第7期 第450页-第456页

李欢|向光大|梅稳|张佳佳|朱彪|刘敏|向林|董靖

  摘要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细胞系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在体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培养MIN6细胞,分别加入重组GDF-11蛋白(rGDF-1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Ⅰ抑制剂SB431542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等干预因素。根据实验目的及干预因素不同将细胞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GDF-11组、高糖组、高糖+GDF-11组、高糖+GDF-11+LY492002组、高糖+GDF-11+SB431542组。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性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以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叉头转录因子1(FoxO1)、磷酸化FoxO1(p-FoxO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磷酸化S6k1(p-S6k1)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IN6细胞磷酸化Smad2(p-Smad2)、磷酸化Smad3(p-Smad3)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用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

结果

高糖可明显降低Bcl-2/Bax比例,升高凋亡关键酶Cleaved-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增加(分别为0.39±0.03比3.82±0.26、0.83±0.04比0.17±0.02、26.1%±3.0%比7.9%±0.8%,t=23.12、-27.60、-10.11,均P<0.01)。而重组GDF-11蛋白干预可上调Bcl-2/Bax比例,减少Cleaved-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t=-44.110、19.530、6.535,P<0.01)。SB431542或LY294002与MIN6细胞共培养后rGDF-11的抗凋亡作用均明显减弱(均P<0.05)。高糖显著降低p-Smad2水平(荧光强度表示),升高p-Smad3水平(t=4.830、5.760,均P<0.01)。rGDF-11预处理可恢复细胞内p-Smad2水平,而SB431542明显抑制rGDF-11诱导的MIN6细胞p-Smad2蛋白表达的增加(t=5.55、3.04,均P<0.05)。高糖可明显减少p-Akt、p-S6k1、p-FoxO1水平,而rGDF-11预处理后p-Akt、p-FoxO1水平明显高于HG组(均P<0.01)。加入LY492002后,显著抑制rGDF-11诱导的细胞内p-Akt、p-FoxO1蛋白表达的增加(均P<0.05)。

结论

GDF-11可能通过激活TGF-β/Smad2及PI3K-Akt- FoxO1信号通路减少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

  正文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所致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大量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含量的减少是造成持续高血糖的主要原因[1,2,3]。因此,促进功能性β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成为延缓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也是开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重要思路[4]。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又称为骨形态发生蛋白1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新近研究发现增加老龄小鼠循环中的GDF-11水平可以逆转增龄诱导的心肌肥大、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及骨骼肌功能损伤[6,7,8]。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同窝出生的野生型小鼠,敲除GDF-11基因的小鼠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9]。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GDF-11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10]。临床研究方面,Adela等[11]发现印度糖尿病患者中血浆GDF-11水平显著降低。因此,我们推测GDF-11具有保护β细胞、改善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GDF-11对高糖诱导小鼠胰岛素瘤细胞系MIN6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人重组GDF-11蛋白(recombinant GDF-11,rGDF-11)购于美国Pepro Tech公司;SB431542和LY294002均购于美国Sigma公司;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试剂盒购于美国BD公司;一抗:单克隆兔抗鼠Smad2、磷酸化Smad2(p-Smad2)、Smad3、磷酸化Smad3(p-Smad3)、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Akt(p-Akt)、叉头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 O1, FoxO1)、磷酸化FoxO1(p-FoxO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 S6k1)、磷酸化S6k1(p-S6k1)、Bcl-2、Bax、Cleaved-caspase3抗体,二抗:单克隆山羊抗兔IgG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均购于美国CST公司;小鼠β-肌动蛋白抗体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MIN6细胞由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汪长华教授惠赠。

二、实验方法
1.细胞培养:

MIN6细胞复苏后,采用DMEM基础培养基(含25 mmol/L葡萄糖、10%胎牛血清、1%青/链霉素),在37 ℃,5% CO2条件下常规培养。当细胞的密度达到80%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成单个细胞,按1∶3进行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研究。高糖诱导损伤模型的构建:MIN6细胞先用5.5 mmol/L葡萄糖浓度培养24 h后,再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72 h,具体处理方法见文献[12]。

2.细胞分组及检测:

实验1,GDF-11对高糖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MIN6细胞加或不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Ⅰ型受体抑制剂SB431542、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培养30 min,rGDF-11预培养24 h后,分为下述5组:(1)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葡萄糖);(2)高糖组(HG,25 mmol/L葡萄糖);(3)HG+GDF-11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4)HG+GDF-11+LY492002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50 μmol/L LY294002);(5)HG+GDF-11+SB431542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10 μmol/L SB431542)。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Bcl-2、Bax以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实验2,GDF-11对高糖诱导MIN6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MIN6细胞加或不加SB431542预培养30 min,rGDF-11预培养24 h后,分为下述4组:(1)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葡萄糖);(2)高糖组(HG,25 mmol/L葡萄糖);(3)HG+GDF-11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4)HG+GDF-11+ SB431542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10 μmol/L)。培养30 min后,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MIN6细胞p-Smad2、p-Smad3表达水平。MIN6细胞加或不加LY492002预培养30 min,rGDF-11预培养24 h后,分为下述5组:(1)NG组(5.5 mmol/L葡萄糖);(2)NG+GDF-11组(5.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3)HG组(25 mmol/L葡萄糖);(4)HG+GDF-11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5)HG+GDF-11+LY492002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rGDF-11+50 μmol/L LY294002)。培养30 min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Akt、P-Akt、FoxO1p-FoxO1、S6k1、p-S6k1蛋白水平。

3.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取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MIN6细胞,以每孔2×105个细胞接种于6孔板,每组设5个复孔,依照上述实验分组干预后收集细胞。将各样本细胞重悬于500 μl结合缓冲液,加入5 μl AnnexinV-FITC和5 μl PI,轻轻混匀,室温避光反应15 min。1 h内送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用CELL Quest软件对结果散点图进行分析。

4.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Smad信号表达:

按上述分组干预MIN6细胞,培养结束后取出爬片,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15 min;:磷酸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3 min;再用0.5% Triton X-100(PBS配制)室温通透20 min;滴加5%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 min;每张玻片滴加足够量的稀释好的一抗(p-Smad2或p-Smad3,稀释比例均为1∶400)并放入湿盒,4 ℃孵育过夜;隔天滴加稀释好的荧光(Cy3)标记羊抗兔IgG,湿盒中20~37 ℃孵育1 h,PBST浸洗切片3次,DAPI染核;用抗荧光淬灭剂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Image J软件分析荧光图片。

5.Western blotting检测MIN6细胞内的相关蛋白表达:

收集处理好的MIN6细胞,加入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Bradford法测定样品蛋白浓度,各组取40 μg蛋白上样于12%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电泳完成后转印到聚偏二氟乙烯膜转膜,用5%脱脂牛奶封闭2 h,依次加入相应特异性一抗(Bax、Bcl-2、Cleaved-caspase3、Akt、p-Akt、FoxO1、p-FoxO1、S6k1、p-S6k1均为1∶1 000;β-actin 1∶200)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稀释比例为1∶50 000)处理,最后使用化学发光显色曝光,BandScan分析胶片灰度值。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用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GDF-11对高糖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了探讨GDF-11对高糖诱导MIN6细胞凋亡的作用,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1所示。与NG组相比,HG组MIN6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但rGDF-11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G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SB431542或LY294002能部分消除rGDF-11对β细胞的保护作用,其细胞凋亡率较HG组稍低(均P<0.05),但明显高于rGDF-11组(均P<0.0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表1图1)。

表1

各组MIN6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s

表1

各组MIN6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s

组别 凋亡率(%) Bcl-2/β-actin Bax/β-actin Bcl-2/Bax Cleaved-caspase3/β-actin
NG 7.9±0.8 0.82±0.11 0.20±0.03 3.82±0.26 0.17±0.02
HG 26.1±3.0 0.33±0.05 0.81±0.11 0.39±0.03 0.83±0.04
HG+GDF-11 11.1±2.6 0.73±0.07 0.31±0.02 2.28±0.07 0.33±0.03
HG+GDF-11+LY294002 16.4±3.0 0.62±0.03 0.58±0.02 1.08±0.08 0.52±0.01
HG+GDF-11+SB431542 21.6±2.6 0.52±0.01 0.75±0.08 0.70±0.06 0.61±0.05
F 26.10 369.85 11.48 56.27 208.61
P <0.01 <0.01 <0.01 <0.01 <0.01

注:NG:正糖组;HG:高糖组;GDF-11:生长分化因子11;HG+GDF-11:高糖+GDF-11组;HG+GDF-11+LY294002组:高糖+GDF-11+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HG+GDF-11+SB431542组:高糖+GDF-1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抑制剂组;Bcl-2:B淋巴细胞瘤2;Bax:Bcl-2相关X蛋白;Cleaved-caspase 3:活性半胱天冬酶3;β-actin:β肌动蛋白

图1
GDF-11对高糖环境下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注:NG:正糖对照组;HG:高糖组;GDF-11:生长分化因子11;LY294002: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组;SB431542组: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抑制剂SB431542组

图1
GDF-11对高糖环境下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二、GDF-11对高糖诱导MIN6细胞促凋亡蛋白、抗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进一步验证GDF-11减少MIN6细胞凋亡的作用,我们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从图2可以看出,与NG组相比,HG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Bcl-2/Bax比例下降,从而增加Cleaved-caspase3表达(均P<0.01)。但是,重组GDF-11蛋白干预后可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增加Bcl-2/Bax比例,减少Cleaved-caspase3表达(均P<0.01)。而SB431542或LY294002与MIN6细胞共培养后rGDF-11的抗凋亡作用均明显减弱(均P<0.05)(表1图2)。

图2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DF-11对高糖环境下MIN6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注:1:正糖对照组;2:高糖组;3:生长分化因子11组;4: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组;5: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抑制剂SB431542组;Bcl-2:B淋巴细胞瘤2;Bax:Bcl-2相关X蛋白;Cleaved-caspase 3:活性半胱天冬酶3;β-actin:β肌动蛋白

图2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DF-11对高糖环境下MIN6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三、GDF-11对MIN6细胞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免疫荧光检测细胞Smad信号表达情况,如图3所示,与NG组相比,HG组p-Smad2水平(荧光强度表示)显著降低(0.52±0.01比1.09±0.18,t=4.83,P<0.01)、p-Smad3水平明显升高(1.03±0.14比0.43±0.11,t=5.76,P<0.01)。与HG组相比,rGDF-11预处理后可恢复细胞内p-Smad2水平(1.26±0.21比0.52±0.01,t=5.55,P<0.01),但对p-Smad3水平无明显作用(0.95±0.25比1.03±0.14,t=0.441,P>0.05),而SB431542明显抑制rGDF-11介导的MIN6细胞p-Smad2蛋白表达的增加(0.92±0.16比1.26±0.21,t=3.04,P<0.05)(图3)。

图3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MIN6细胞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比较(高倍放大)图A、B、C、D为MIN6细胞红色荧光表示p-Smad2表达,蓝色荧光表示所有细胞的细胞核;图E、F、G、H为MIN6细胞红色荧光表示p-Smad3表达,蓝色荧光表示所有细胞的细胞核

注:NG:正糖对照组;HG:高糖组;HG+GDF-11:高糖+生长分化因子11组;HG+GDF-11+ SB431542:高糖+生长分化因子11+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Ⅰ抑制剂SB431542组

图3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MIN6细胞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比较(高倍放大)图A、B、C、D为MIN6细胞红色荧光表示p-Smad2表达,蓝色荧光表示所有细胞的细胞核;图E、F、G、H为MIN6细胞红色荧光表示p-Smad3表达,蓝色荧光表示所有细胞的细胞核
四、GDF-11对MIN6细胞内PI3K-Akt-FoxO1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图4所示,高糖明显减少p-Akt、p-S6k1、p-FoxO1水平(均P<0.01),而rGDF-11预处理后p-Akt、p-FoxO1水平明显高于HG组(均P<0.01),但对p-S6k1无明显影响(P>0.05)。加入LY492002则显著抑制rGDF-11介导的细胞内p-Akt、p-FoxO1蛋白表达的增加(均P<0.05)(表2图4)。

表2

各组MIN6细胞p-Akt/Akt、p-FoxO1/FoxO1、p-S6k1/S6k1相对量比较(±s

表2

各组MIN6细胞p-Akt/Akt、p-FoxO1/FoxO1、p-S6k1/S6k1相对量比较(±s

组别 p-Akt/Akt p-FoxO1/FoxO1 p-S6k1/S6k1
NG 0.44±0.01 0.43±0.04 0.38±0.01
NG+GDF-11 0.64±0.06 0.61±0.04 0.37±0.02
HG 0.26±0.03 0.25±0.06 0.19±0.02
HG+GDF-11 0.46±0.01 0.49±0.03 0.20±0.02
HG+GDF-11+LY294002 0.36±0.01 0.33±0.03 0.17±0.03
F 58.81 34.15 59.68
P <0.01 <0.01 <0.01

注:NG:正糖对照组;HG:高糖组;GDF-11:生长分化因子11;LY294002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SB431542组: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抑制剂SB431542组;Akt: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Akt;FoxO1:叉头转录因子1;p-FoxO1:磷酸化FoxO1;S6k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磷酸化S6k1相关X蛋白

图4
Western blotting检测GDF-11对高糖环境下MIN6细胞表达的比较

注:1:正糖对照组;2:正糖对照组+生长分化因子11 (GDF-11)组;3:高糖组;4:高糖+生长分化因子11组;5:高糖+生长分化因子11+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组;Akt: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Akt;FoxO1:叉头转录因子1;p-FoxO1:磷酸化FoxO1;S6k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磷酸化S6k1;β-actin:β肌动蛋白

图4
Western blotting检测GDF-11对高糖环境下MIN6细胞表达的比较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和动物模型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但增生及复制正常,提示凋亡增加是β细胞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3,14]。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代谢紊乱是高血糖。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慢性高血糖可抑制胰岛素转录激活因子的活性,诱导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氧化应激产物的形成,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胰岛β细胞的凋亡[15,16]。因此,如何更好地减少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提高胰岛β细胞数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研究发现,GDF-11不仅可以延缓多个器官的衰老进程,而且可以正向调控机体的代谢及胚胎发育中β细胞数量[5, 9]。本研究通过rGDF-11干预高糖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模型,首次证明GDF-11具有抗高糖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Smad2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有关。

细胞凋亡受到多种促凋亡基因及抗凋亡基因的调控,其中Bcl-2家族在细胞凋亡研究中广受关注[17]。Bcl-2具有抗凋亡作用,Bax具有凋亡促进作用,Bcl-2/Bax比例上调能减少凋亡,比例下调则促进凋亡。Bcl-2失活可促进细胞色素C自线粒体释放至胞质,从而激活半胱天冬酶(Caspase),促进细胞凋亡[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GDF-11可能通过恢复细胞内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使Bcl-2/Bax比例增加,下调凋亡关键酶Cleaved-caspase3表达,最终使细胞凋亡率降低。

我们进一步探讨了GDF-11对MIN6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图5)。GDF-11属于转化生长因β(TGF-β)超家族,可与Ⅱ类受体中的ActRⅡA或ActRⅡB结合,再磷酸化Ⅰ类受体中的ALK4、ALK5或ALK7,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再作用于胞浆内的Smad蛋白,活化的Smad蛋白再与Smad4一同被转运至胞核,与核内的辅助因子共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翻译及表达[20]。重要的是,早期研究发现Smad2+/-小鼠胰腺表型与GDF-11-/-胎鼠几乎一致,表明GDF-11可能通过Smad2通路调控胰腺发育[9]。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GDF-11可能通过Smad通路抗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21]。在本研究中,重组GDF-11蛋白干预后明显恢复Smad2磷酸化水平,但对Smad3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加入TGF-β受体Ⅰ抑制剂SB431542后明显抑制Smad2活化作用。此外,SB431542显著削弱GDF-11抗高糖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作用。这些结果均提示GDF-11可能通过激活Smad2信号通路减少β细胞凋亡。

图5
GDF-11抗凋亡作用的信号通路示意图

注:GDF-11:生长分化因子11;TGF-β receptor:TGF-β受体;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FoxO1:叉头转录因子1

图5
GDF-11抗凋亡作用的信号通路示意图

另外,GDF-11也能激活一些非Smad信号途径,包括PI3K、Akt、ERK1/2、P38MAPK等信号通路[22]。而且,研究显示,Akt活性增高可促进FoxO1磷酸化,使FoxO1可从胞核转移至胞浆,进而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等表达,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23]。另外,S6k1,作为Akt信号通路重要的下游靶分子,也在β细胞的生长、存活、分化、增殖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S6k1-/-小鼠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且血糖明显升高[24]。本研究发现,GDF-11可显著升高细胞内Akt及FoxO1磷酸化水平,但对S6k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PI3K抑制剂LY294002加入后可明显消除GDF-11的促Akt及FoxO1活化作用。另外,GDF-11介导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可被LY294002明显削弱。因此,上述结果证明了GDF-11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FoxO1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凋亡。

综上所述,本实验证实GDF-11可能通过激活TGF-β/Smad2及PI3K-Akt- FoxO1信号通路,从而减少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高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最终减少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这说明GDF-11对高糖引起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仅使用25 mmol/L葡萄糖浓度来诱导MIN6细胞损伤,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索高糖诱导MIN6细胞损伤模型的最佳葡萄糖浓度。另外,GDF-11对动物和人体糖尿病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备索

作者投稿及专家审稿请登录中华糖尿病杂志官方网站:zhtnbzz.yiigle.com

收藏此内容

推荐给朋友

请点击右上角
1发送给指定的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
3为了方便下次使用,请将微官网添加到收藏夹